收藏本站( Ctrl+D )
当前位置:书迷之家>其他类型>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> 第227章 香积寺

第227章 香积寺(2 / 2)

“天子为贼也!”

手底下一群县兵的颜真卿独木难支,不得已撤出了河北。

所以我们能看到这场极为血腥的战斗没有任何的花里胡哨以及战术,就是最为纯粹的对拼对砍。

李靖都不敢想象若是长安百姓提前得知这一约定的后果:

到底……谁才是叛军?

这股力量足以击败黑衣大食或者拜占庭,横扫中亚小国更是仅需一两万就足够。

香积寺之战本质上就是:大唐边军对战大唐边军,精锐对战精锐。

想起来了那后世称呼他们这王朝为封建社会,并说这个社会的本质就是吃人。

一个能在怛罗斯血战后依然欲收拢残部与敌决一死战的血性将军。

《新唐书》记载:帝不听。

随着光幕上的画面徐徐拨动,即使李世民不想看,也不得不面对这在他看来绝对算得上耻辱的长安收复战。

作为前军的安西军所向披靡,郭子仪也率中军朔方军压上,叛军开始不敌。

归根结底不过也就是又心死了一次罢了。

可以说此战唐军与叛军都称得上是当时世界范围内的超一流军队。

而李世民也在孙思邈的劝慰下平静了下来。

不不不,后世王朝观我唐之祸,定也会以此警醒,或该先看看后世王朝解决之道?

一时间杜如晦陷入了纠结的心态。

前军有神通大将之名的李嗣业见军阵溃乱,当即高喊:

今日不以身饵敌,军无遗矣!

李嗣业的英姿帮助唐军稳定了阵线,重新列阵的陌刀兵跟随李嗣业结阵,以陌刀破敌,如墙推进。

郭李二人一走,差点被打死的史思明就感觉,我又行了!

光幕展示的是后世以绘画技法所作的,他们想象中的香积寺之战的光景。

香积寺这座佛寺的周围铺满了尸骸,宛如佛教中的地狱。

“朕引以为耻!”

面对想当皇帝的永王以及河北乱局,李亨决定用手中的朔方军和河东军强行收复两京,并且为了保证能够成功,下了两个决定:

李世民此前并不服气,但此刻已无从反驳:

就这样意义不明毫无价值的死在了长安南。

于是,回纥出兵。】

【唐收复长安之战,又名香积寺之战。

后世总结出来的那游击战以及消灭有生力量之言读起来意存隽永,但相较起来这肃宗皇帝的决定只能说黯然失色。

因为往往到达了这个数字时,队伍中的负伤率就已经超过了一半。

但令人叹息的是这股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力量,在长安城外,自己与自己捉对厮杀,双双陨灭。】

李世民自暴自弃的想。

“就如这后世已过一千三百年,后世之民依旧不忘!”

在光幕徐徐述说怛罗斯之战的遗憾时,他们便有所察觉。

帝不仁,则祸及天下。

绝境下安守忠与李归仁也率叛军拼死回击,双方从早上杀到日落,各不后退。

“庸帝卖国子女拱手送人。”

最终叛军不敌,率残部逃回长安率先开始了通宵劫掠。

此时叛军的构成已经极为复杂,既有从河北起兵打了一年多的范阳平卢二镇的边军,也有哥舒翰之败、陈涛斜之败俘获并招降的精锐,也有安禄山起兵后招反的六胡州柘羯。

他们二人呆呆看着光幕上引用的史书记载。

div css=&ot;ntentadv&ot; 两人都通贯经史,此前看到前朝类似记载只能感叹一声,但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,发生在并不久远的子孙后代身上,霎时间感觉仿佛有千钧重量。

甘露殿中回荡着李世民的咆哮。

魏征咬牙切齿:

“昏君误国儿郎白白战死。”

唐军这边,以李嗣业为前军,郭子仪中军,王思礼为后军,徐徐推进,最终在香积寺北遇到了列阵的十万长安叛军。

李泌的谋略思路非常像咱们抗战时的战术:

先压缩战场空间,然后发挥游击战十六字真言: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。

“当嗣业刀者,人马俱碎”

随后呢?李亨要履约了吧,回纥骑兵尽掠长安。

这些躺在地上的,尚未瞑目的士卒儿郎中,有多少人的母亲姊妹就在这长安城中?

他们为了解救自己的家人拼死奋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。

他们是否知道这李亨与回纥所达成的协定?

这个唐,如何变得如此丑陋,如此令他鄙弃?

李世民不能接受:

“如此覆辙,绝不能重蹈!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