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( Ctrl+D )

第1621章(1 / 2)

毛长海几个乡干部听了这话,也都只是笑笑。

一茬接着一茬的县领导都这么说过,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,要修路,要赚钱等等,但是这么多届县政府过去了,谁做到了?

从九十年代开始,他们就听县领导这么说了,一直在画饼,也没吃上这个饼。

时间长了,他们都只是当成县领导的场面话,恭维两句也就算了。

而现在他们连恭维的话,也不想说了。

毛屯乡苦啊,这么多年了,全乡的年人均收入还不到五千,如果用最高和最低统计的话,最高人家人均年收入六千六,最低人家收入年三千不到,后者占大多数,占百分之七十多。

全国09年人均收入是一万一,农村人均收入5500元。

也就是说毛屯乡的人均收入,远低于全国平均值。

当然人均嘛,是把所有钱均到每个人头上面了,只要有户籍的,哪怕是一岁娃娃,也被均过。

像毛长海有三垧地,一年能卖粮食三四万元的,他家一共六口人,平均下来也就是六七千,勉强高过国家平均值,前提是他没有贪污,没有额外收入的情况下。

乡党委书记都如此,更别说普通老百姓。

杨东心里有些压抑,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说这些没用,吹牛更没用,要把事情落实到位,真正的让老百姓看到红票子,才能信你是个好官。

不然你就是说破天,也没用。

“晓燕同志,这就是毛云乡,最真实的毛屯乡,也是我们庆和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。”

杨东转身,朝着晓燕开口说道,语气坚定。

他就是告诉晓燕,而且通过镜头传达出去,他们庆和县,他们在东北腹地的一个县城,就是这样的情况。

没有国家新闻宣传的海晏河清,也没有那么富裕蓬勃发展,反而是艰难的活着。

晓燕去过全国这么多地方的乡村,不管是东北还是西南,西北,几乎都去过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