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( Ctrl+D )
当前位置:书迷之家>都市言情>1992小乡村,养车成村中首富> 第633章 检查矿山装载机,被赵矿长小看了!

第633章 检查矿山装载机,被赵矿长小看了!(2 / 2)

“吃早饭了吗?你姑父跟于大富都出去了,他们也都刚吃完早饭走的。”老姑说。

“还没,我吃一口就去露天矿那边。”于大为可没忘记老姑父交代下来的任务,“姑父是去上班,大富干啥去了?”

“还能去干啥?肯定是找他那些个狐朋狗友去了。”老姑表情中带着反感。

于大为也知道老姑不愿意让大富跟着本地几个小混混在一块,跟孟凯艾勇强这种上进青年不同,大富的朋友大多都是没念过书的,而且当年大富出了事儿都跑的贼快。

确实没什么结交的必要。

“您没拦着他点?”于大为坐在餐桌旁喝了一口小米粥。

“咋没拦着呢,可架不住这崽子铁了心要去看看这群人。”老姑不想说了,带着小沐雨也准备出门,“我去趟二燕家,中午你要是回来了也过去,咱们在那边吃午饭。”

“行嘞!”于大为看了一眼自家大儿子,“好好跟着姑奶,别太贪玩,该做的功课不能落下,你妈妈回家要检查的。”

“知道啦!”于沐雨认真的点点头。

于大为这边吃了一口饭后,也没有休息,直奔西沟露天矿场那边开去。

这个时候的塞北露天矿都还比较寒酸,整个矿场的外围都只是用那种简易的钢丝网拦着,大门是用一个滑轨的铁栏杆拦着。

于大为来的时候,门卫不在,好半天门卫回来,又转身去了矿上的办公楼,等到于大为终于能开车进去的时候,已经快过了半个小时。

他甚至在车里都睡了一觉了。

把车开到办公楼外面的水泥地停车位置后,于大为从车里拿下来一身冬天穿的工装,直奔办公楼里面。

三楼,赵建国正给一份采购清单签字,忽然听见门外响起了敲门声,他猜测应该是小汪的大侄子于大为来了。

当即放下手头的工作,抬起头朝着门口喊了一声:“进来。”

“赵矿长您好,我是于大为。”于大为推开铁门走进后,手伸到背后把门轻轻的又合上了。

“你好,小于!”赵建国朝自己桌子对面的伸了伸手,“请坐,我听汪说你在老家是开修理厂的?”

其实对于小汪介绍他大侄子过来修车,他是没怎么太重视的,毕竟一个野路子的修理师傅,技术再厉害,也不可能有专业学校毕业的这群维修人员厉害。

所以于大为来了以后,他没有派人过去接见,反而是直接把对方请到自己办公室里来。

一来是因为小汪的关系,二来还想再探探这位年轻人的底细。

他不是怕把车修好,他是怕把坏车在原有的基础上修的更坏,到时候让维修难度加大,后期想要修好就更难了。

“对的,我在绥市老家那边有个修理厂,专门是做特种机械维修的,当然也会维修一些小型车和农机。”于大为迈步走到桌子前方,缓缓地坐在了黑色的皮椅上。

他能感觉到眼前这位对自己的技术抱有顾虑,他对这种事情太清楚不过了。

上辈子自己在各个公家单位拿项目的时候,他们就对自己这个野路子的修理师傅表示怀疑,要是没有老姑父在木伦河这边力保他,他估计自己根本没机会开公司,拿下维修项目。

“特种机械?”赵建国被于大为这几个字搞的有些疑惑,“你们当地需要用到的特种机械很多吗?”

赵建国可是清楚,像破碎机,挖掘机,采矿的工程车这些都属于特种机械范畴。

所以他才会很诧异,难道小于的老家也有矿?

“这几年国内工程数量增多,我们本地也借到了光,相对的项目也有不少,所以像挖掘机,压路机,推土机这些,我们厂子基本上每天都有客户过来维修。”于大为解释。

“原来是这样。”赵建国听于大为如此说,心里顿时有了底,至少说明小汪不是胡乱介绍的人给他,当下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沓资料递给了于大为,“这个是那台沃尔沃装载机的使用说明书和资料,你可以先研究研究再去看看车。”

好歹也是汪介绍过来的,不能落了对方的面子,至少不能让于大为看上去像一点也不懂似的,不然下面的人传来传去的,会给汪造成不太好的名声。

只是让赵建国意外的是,于大为只看了两眼便合上了资料:“赵矿长,实不相瞒,沃尔沃l350,这个车我修过,随时能过去瞅瞅。”

“你修过?那行吧。”赵建国虽然也很意外于大为接触过这种矿上作业车,但既然对方语气如此肯定,他也不会再多加阻挠,随后拿起电话拨了一下,“小梁,你来一下。”

没多久门外走进来一位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:“领导,你找我。”

“嗯,你去带这位于师傅去看看那台坏掉的装载机。”赵建国看了一眼于大为,而后又跟进来的工人交代:“于师傅如果需要什么工具,就去维修班拿,回头记得还上。”

“好的领导。”小梁点了点头,转头看向于大为,“于师傅,咱们走吧。”

“行。”于大为起身,朝赵建国点了一下头,起身跟着小梁离开了。

赵建国看着二人离去,摘下眼镜熟练的按了几下眼角缓解疲劳。

说真的,他到现在还是不认为这位小于师傅能解决那台车上的毛病,一来他对野路子的修理师傅一直不太高看,哪怕开了修理厂也只能说明对方会做生意,但技术究竟如何谁又能说的准呢。

再者,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,技术上跟五六十岁的老技术工还是差了很多,这就是真正经验差距问题。

(本章完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