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( Ctrl+D )
当前位置:书迷之家>其他类型>战国风云> 315 收回旧币,重新铸币

315 收回旧币,重新铸币(1 / 2)

易衡为了安抚大司农的情绪,特意让大司农风恒规划都城,如今风都人口太多了,常住人口由10万人上升到了20万人,并且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。

这主要源自于黄以默加大了商业的发展,导致商队的增多,以及大量的军眷入驻都城,导致风都人口增长迅速。

之前的规划已经失效,都城格外的混乱,风恒采取的是划分区域来管理,直接把都城分割成若干个小方块称为坊,每个坊的建筑严格按照街道建设,避免房屋拥挤的情况。

同时规划出来东西南北共8个集市,分别贩卖各类商品,以及防止居民奔波太远,除了大集市之外,还有若干小集市,分门别类贩卖各种必需品。

除此之外,关于污水处理,饮用水的供给,风恒同样有所考虑,专门建设了官署负责处理这些民生事情。

经过风恒的规划,风都瞬间从混乱不堪,变成了鳞次栉比,除了方便管理之外,更是充分利用了空间,让风都容纳的人口翻倍。

但是风恒依然不满足,认为风都需要扩建,特别规划出了数个城邑,当做都城护邑,除了保卫都城的作用,也有缓解都城人口压力的作用。

这可是一个大工程,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钱财,劳动力风恒不缺,就是缺钱,易衡大感头痛,风恒张口就要200万两,他根本拿不出来,只能让范衢支出100万两,当做启动资金。

风恒也没有继续追要,而是上书请求获得铸币权,以及盐酒专卖权,说白了就是削弱少府的权利,加强大司农的权利。

易衡有些为难,大司农风恒的请求非常合理,这也是大司农本身的职责,因为黄以默和范衢的原因,导致大司农被架空了一部分权利,风恒早有不满,此时再次上书让易衡颇为头疼。

风恒跟范衢有些不同,范衢因为从易衡担任郡太守时期就开始跟随,与黄以默合作可谓是相得益彰,现在黄以默可是风国税收‘重臣’,不容有失和怠慢,所以易衡驳回了风恒的请求,只是让黄以默交出茶叶的专卖权,尝试性的与风恒展开合作。

效果非常的差,风恒不懂变动,加上对于商贾发自内心的鄙视,丝毫没有把黄以默放在眼里,并且多次以干涉黄以默的经营,这跟范衢的管理截然不同。

范衢基本不插手黄以默的商业,只负责对账,以及评估风险,譬如酒、盐等专营的定价,还有年产量和贩卖的数量,对于其他的事情,范衢全部放手不管,任凭黄以默经营。

范衢认为黄以默乃是商业奇才,在商业这方面,十个他捆在一起也不及黄以默一半,所以绝对不做外行指挥内行的行为,只负责对账核实。

风恒则是全部都要!所有的事情,不论大小全部插手,然而风恒久居庙堂,又是名门世家,对于商贾之道可谓一窍不通,对于民生之需求更是不求甚解,如果交给风恒乱搞,风国的税收将会大幅度缩水。

不得已之下,易衡只能召见风恒,言明了其中的关键点,让风恒不要过于干涉黄以默的运营,如今风国的财政全靠商业和官营。

风恒不以为意,扬言君上若有不满,大可罢免他的官职,只要他还是大司农,就不允许商贾干政!

易衡颇为无语,风恒能力还是有,能够协调各地的物资,以及规划能力都是有目共睹,问题是骨子里轻商贾,根本瞧不起黄以默。

黄以默倒是退了一步,交出了茶叶账簿,示意交给风恒管理经营一年,一年之后,对比两人的帐篷,以盈亏来定输赢,如果风恒管理不善的话,就不要干涉他的经营管理。

风恒自然是答应下来,心想我还不如你?一个靠着国家危难,捐赀捐粮的商贾,居然还妄想跟三公九卿平起平坐!

易衡对于黄以默很是满意,黄以默的进步有目共睹,不再是唯利是图,从薪柴的定价就能看出来,黄以默已经有了质变,本来易衡想要黄以默担任官职,譬如大司农的属官,或者少府的属官,但是黄以默拒绝了易衡的好意,直言他就只能管理专营项目,对于其他的东西一窍不通,恐辜负易衡的厚望,言尽于此,易衡也没有什么好说,让黄以默继续经营管理官方专卖项目。

蜀国在得知易衡连薪柴都在专卖,不准私人砍伐树木之后,认为风国的财政已经不堪重负,不得已之下,只能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类的消耗品入手。

蜀国猜对了一半,风国财政的确不堪重负,但是易衡薪柴专卖是为了保护资源,防止过度开采,并非全是为了税收。

蜀国的抵抗依然很强烈,褚良推进的速度极慢,不过大方向来看,褚良已经获得了成功,蜀国距离灭亡已经不远了。

这个时候蜀王还妄想通过谈判言和,易衡自然是严词拒绝,告知蜀国使者,如果现在投降的话,还能保留蜀王的待遇,让其继续享受诸侯之礼遇,如果都城被破的话,恐怕连巴王的待遇都没有,连基本的食邑三百户都会被取消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